哥们,这书绝了!男频必看神作,全程高能无尿点!主角一路开挂,智商在线,每个决策都让人拍案叫绝。打斗场面燃到爆炸,情感线细腻动人,看得我直呼过瘾!晚上躲被窝里偷偷看,根本停不下来,第二天上班还意犹未尽。相信我,这书不看,你真的会错过一个亿!快来一起沉浸式体验这非凡之旅吧!
《重生之围棋梦》 作者:七死八活
第一章一个单片劫引发的血案
李小强双眼紧紧盯着电脑屏幕,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不是吧,这种棋也能输出去”!
今天正好是国庆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第十八届三星杯围棋公开赛16强赛正是在今天进行。李小强上午早早把手头上的事安排好,吃过中饭,泡好一杯茶,登陆一成网,准备在下午好好的看看围棋比赛。
李小强是一个中年宅男。老婆眼中的窝囊废,同事眼中的好好先生,朋友眼中的怪人。在一个二流大学毕业后就分在这个大型建筑央企里,一干就是10多年.现在是这家公司下属的某分公司担任副总工程师。
是的,这算是一个很奇葩的职位。按照正常的编制来说是没有这个职位的。可见领导对我们李小强同学这个业务娴熟,情商极低的同志的工作安排煞费苦心。安排低了,领导都不好意思,分公司老总是李小强的大学同学,几位副总也和李小强关系不错。
“要不,让我师傅担任公司副总工,帮我在做技术标和贯标认证上把关”。
最后,分公司的总工,也是李小强的大徒弟程刚出了个主意。这话一说班子的几个领导都是眼前一亮。分公司老总陈恒更是高兴得拍拍程刚的肩膀。
“这主意好,呵呵,小程啊,你可是解决了我的一个大难题,老李有你这么一个徒弟真是他的福气啊!大家要没有什么别的意见的话就按这个方案向总公司打报告”。
总经济师陆昊也笑咪咪的说“有老李在技术标上把关,那我们以后投标时技术标的评分想落到第二都难咯,市场部老夏肯定不高兴,以后要是不中标那肯定都是他的问题,哈哈,哈哈!”
就这样李小强成了这家分公司的副总工。李小强自己也是可有可无。总体上说李小强对这样一个安排内心来说也能接受。李小强虽然不太擅长和人打交道可人并不傻。
李小强端着茶杯,点开一成网,三星杯16进8的比赛共8盘,随着近几年中国年轻棋手的成长,在世界棋坛上中国渐渐强势,由10多年前被韩国完全压制,到4,5年前的均势,到现在的慢慢占据上风。特别是今年开始,所有个人赛产生的冠军都是中国年轻棋手。
本届三星杯也体现这样的趋势,16强中中国棋手占11人,韩国5人,焦点当然是其中5盘中韩对抗。李小强关注的是其中焦点中的焦点:中国的陈耀悅对韩国的李石头。
陈耀悅:外号小强,又名陈地沟。中国新一代领军人物。特点是酷爱实地,擅长治孤。被韩国人评价为骨灰级的治孤专家。李石头,韩国天才棋手,十三个世界冠军获得者,手创僵尸流。鬼魅般的翻盘术曾经让很多中国棋手欲哭无泪。这样一盘火星撞地球的比赛李小强当然不能错过。
李小强是个宅男,除了做各种各样的方案,设计外,唯一的爱好就是围棋。如果你认为我们的李小强同学属于棋臭瘾大的那种类型那就错了。李小强围棋水平很高。标准的业余5段。李小强的业5可不是传说中的北京业5,可是堂堂正正的业余5段。
业余5段是什么概念?当年汤姆网的网络达人多文天王有一个很形象的描述:如果把围棋界比成一个武林江湖,进20年来韩国的李石佛可以比成中神通王重阳,中国的古大力就是北丐洪七公,对应的李石头是西毒欧阳锋,中国的孔二杰勉强可以称南帝段皇爷,把中国的马小飞和韩国的曹燕子结合起来的话可称东邪黄药师。这是五绝,处于食物链的最顶段。
像常韧圣,陈小强这样的,按江湖地位也就是铁掌水上漂一个级别。其他在围甲混饭吃的职业棋手就是黄蓉欧阳克这个级别。
业5呢,那是江南七怪这个级别。江南七怪是武林高手吗?呵呵,李小强认为,你当他是,那他就是,当他不是,还真不算是。
关于业5还有两个评判标准,第一,是传统评判法,其二,是网络评判法。传统评判法在国内延续了几十年了,有其严肃性,也有其不合理性
。什么是传统评判法呢?业余段位最高7段,必须是全国性的业余大赛拿过冠军,可称业余7段。国内也就晚报杯和黄河杯冠军,可称业7。当然有些业余性质的大奖赛,能通过关系弄到业7的指标,但是绝对没有这两个比赛产生的业7硬。业6是全国比赛前6可称业6.业5是省(直辖市)比赛前6,业3是地市级比赛前6,业余初段是县级比赛前6.这就是所谓的传统评判法。
传统有其好处,好处在业6和业7的严肃性。比如李小强同学,他在一成网和很多业6交过手,虽然不落下风,但是他不能说自己是业6.原因很简单,没有参加过全国性比赛并拿过名次好意思说吗?但是传统评判法更多的是其不合理性。
原因就是地区的差异性,著名的北京业5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按说北京的业余围棋水平不差,其更有一个全国有名的孙天王业7在全国赫赫有名,倍受广大业余棋手尊重。坏事就坏在当地的棋协管理者,经常性举办一些为发证而收钱的比赛,大量的水货业5批量产生。某天你听说一个武汉业3让一个北京业5两子并战尔胜之千万不要惊讶。因为这样的种种不合理性,所以现在的业余棋手要评估自己的水平,往往都是通过网络段位来评判。
围棋网站很多,经过多年来的大浪淘沙,棋迷朋友共认的是一成网的段位最权威。关于业5,在棋迷心中有一个硬指标,那就是如果你在一成网9d上能够站稳,那么你就有标准的业5(含以上)水平!我们的猪脚李小强同学,就是这么样一个人。
李小强看着两位高手一步一步的落子,思绪慢慢都集中到棋盘上。这个时候是李小强最享受的时候。
李小强接触围棋的时间很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聂旋风中日围棋擂台赛11连胜给华夏带来第一波围棋热的时候,和很多人一样,李小强也是被这波围棋热击中的人之一。从年少到现在慢慢步入中年,其中李小强有过很多爱好,有过很多理想,大部分都被岁月和生活的压力磨平,抛弃,唯有围棋,慢慢的融入了李小强的生命中,深入骨髓。
棋盘上的子慢慢增多,李小强的思绪也慢慢进入到棋局中,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两大高手过招,李小强当然不认为自己能够看出所以的门道。但是围棋比赛就是有这样的好处,每招每式,高手有高手的理解,低手有低手的感悟。向李小强这样的“中手”当然也有他自己的解读。
网站转播这样的世界大赛,一般会请职业棋手来解说。李小强看棋有个习惯,不喜欢在看棋的过程中看解说。往往是自己先琢磨,然后根据自己的琢磨再和解说印证。李小强认为这是提高自己水平的一个途径。
落子越来越多,按李小强自己水平的判断,认为中国棋手占据了明显的优势。李小强有点奇怪,按照自己的水平,如果能觉得一方有明显优势的话,那么棋局就应该是一边倒了,除非是有什么很高深的手段自己没有看到。
这时,李小强再去看网站上职业棋手的解说,果然,解说和自己的判断一致,也认为中国棋手陈小强优势明显。联想到几个月前的“秋菊杯”决赛,也是在这两位棋手间进行。最终,年轻的陈小强在决赛中2比1力克李石头,夺得自己职业生涯的首个世界冠军。
李小强摇摇头,心里暗暗为李石头叹息:李石头啊李石头,属于你和古大力的时代,终于也要慢慢过去了!
“铃。。。。。。”李小强的电话响起。“师傅,西江那个工程的标书做好了,麻烦你过来把一下关,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就准备装订盖章了。”电话里传来自己徒弟兼顶头上司程刚的声音。“好的,我过来拿一下,”
李小强看看表,离下班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抱着一大本投标文件从市场部出来,李小强的眉头不易觉查的邹了一下。西江的这个工程本来公司就没抱什么中标希望的。根据业内潜规则,关系没有做到位的话,你的标书就是做出花来也是白搭。对此李小强心里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这类标书在公司内部属于3类标,一般叫两个年轻人随便糊弄一下就可以,按理完全轮不到李小强这个高手出马。可刚才从陆昊那边传来消息,这个工程的几个关键人物被打通。三类标一下变成一类标,这样的话标书就不能出什么问题了。
“不管能不能中标,我们的技术标不能出问题,我们工程部丢不起那人”
说这话的时候程刚两个眼睛看着李小强。
“让资料室的小严和小朱留下,明天中午12点前弄好它”
李小强的话不多,他就是怎么一个人,对工作的事从来就没含糊过。“时间太紧,我通知市场部老夏那里,让他也留两个人,商务标也麻烦师傅一起把下关。”
程刚对自己的师傅很了解,也不多说废话。李小强抱着东西出门,边走边说“我先去准备一下,看来又要干个通宵了!”
既然准备晚上干个通宵,李小强下午就决定好好养精蓄锐。比赛应该快下完了吧,李小强凑到电脑边。。。
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出现了“李石头九段半目胜陈耀悅九段”。真牛啊,这样的棋也能翻盘!李小强仔细看了看,原来李石头无中生有硬生生造出一个劫,在劫争中陈耀悅乱中出错吃了大亏,后面官子李石头滴水不漏,不多不少半目胜。
“这棋陈小强不会郁闷得要吐血吧”。
李小强一边回放棋局进程一边心里暗暗替陈耀悅可惜。
离下班还有1个小时。既然准备好好放松一下,李小强决定下一盘网棋。
一成网,国际高手房。“蟑螂先生(8d)进入了大厅”没错,蟑螂先生就是我们的李小强同学。和很多网络老鸟一样,李小强也有很多马甲。为什么叫蟑螂先生?看过周星星同学主演的“唐伯虎点秋香”,你懂的!为什么是8d呢?那是因为李小强考虑到晚上还要干活,决定下盘卫生棋好好放松一下。不愿意花费太多脑力。
李小强点击了“同级别自动对局申请”,很快有一个韩国8d应战。这个韩国8d的水平真菜啊!网棋一般下很快,所谓“棋高一着,缚手缚脚”两人你来我往下了几十手棋,水平上的差距让李小强的局势慢慢占据上风。
李小强正准备对方安乐死后吃饭好晚上加班。对手韩国人特有的胡搅蛮缠脾气上来了,对手也意识到了局势不利,开始胜负手连发。可惜低手的胜负手在高手看来都是无理手。
“这样的棋你也敢下,太不把我村长当干部看了!看我怎么把你揍成肿猪头”
看到对手的无理手一步接一步,李小强又好气又好笑。
“三十步内ko对手”
李小强一手拿鼠标,下棋速度慢了下来,花点时间想想,准备一举把对手打爆。
"哄。。隆。。隆。。。”
李小强一个哆嗦!
“有没有搞错,秋天还下这么大的雷雨。”
正在想着怎么一举把对手打爆的李小强被外面突然的一声雷声吓得手一抖。抬头看了看窗外,黄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的下了下来。
“真是邪了门了,天气预报都是干什么吃的”
李小强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把心思放回棋盘上,“快点解决了对手好关了电脑,不然电脑被雷劈了可不好玩”。
李小强的眼睛重新回到了棋盘上,这一看却傻了眼。原来刚才第一声雷声时吓得手一抖,自己无意中落下一子,棋下在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虽然说对手水平要比自己差些,但刚才这手棋相当于自己停了一手。
可以看出对手也明显愣了一下,很快大喜过望,飞快的下了一步棋。局势毫无疑问对李小强很不利。假如对手是个中国同胞的话李小强可能就笑笑认输算了。可惜对手是个棒子,李小强实在是有些不甘心,认真看着棋势,虽然局面严重不利,但是棋毕竟还没有崩溃,还有很多没有定型的地方。换句话说,棋还可以下下去。李小强打起精神继续落子。
和开局时不同,现在轮到李小强怎么无理怎么来,怎么乱怎么来,前面说了,高手的无理手对低手来说就是胜负手。一步一步,李小强在棋盘上翻江倒海。慢慢的李小强一点一点的扭转局势。外面的雨越下越大,李小强完全不受影响,棋局已经接近终局。
李小强化最后一点时间判断了一下形势:局面被自己扳成了半目胜负,输赢就看最后一个单片劫了。自己的劫材是绝对有利,对手没有可能打赢这个劫。换句话说,自己赢定了。李小强长舒一口棋,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微笑。
终于对手的劫材耗尽,可能也意识到自己要输。对手迟迟不肯落子。“9,8,7,。。。4.3,。。。”电脑的读秒声想起,对手无奈的下了步单官。李小强得意的准备粘劫终局。。。。“哗。。。。。。。。。”一道闪电划窗而入,李小强扑到在电脑上。
一个单片劫引发的血案!这是李小强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个念头。
‘
第二章中日围棋擂台赛的热浪
公元1985年9月1号,华夏国赣源省虔城市翠微县县城。在通往县翠微中学的一条马路上,走过来两个学生模样的小孩。
“小强,你这几天是怎么了,我怎么感觉你总有点怪怪的。”说话的小孩叫赵大宝,长得浓眉大眼,虎头虎脑,皮肤是健康的黑里透红。听到这话,边上的小孩眼中透出一股迷茫。
“谁怪怪的,这不是马上升初中了吗,你以为个个都和你一样没心没肺,好日子到头了!”说话的小孩个头和赵大宝差不多,眉清目秀,皮肤白皙,身材微胖,显得肥嘟嘟的,两个大眼珠咕咕乱转,一副可爱正太模样。但是你如果仔细看去,小孩的眼睛里透出一种莫名其妙的。。。沧桑感。对,就是沧桑感!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没错,这个莫名其妙眼带沧桑的小孩就是我们的李小强同学。几天前我们的李小强同学悠悠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回到自己十岁时的模样。二话不说先找了个无人的角落,狠狠的掐了自己一下,手臂上传来的剧烈疼痛和自己看到的一片乌青让李小强确信,自己不是在梦境里。至于自己为什么能发生比在梦境更诡异的重生这件事,李小强没空去想,也不愿去想。受伟大点娘的熏陶,李小强知道重生这事是无数混得不如意的**丝们的终极梦想。在很大程度上,重生比穿越风险小多了。
你想啊,重生环境熟悉啊,曾经让自己后悔的事一件不做,对自己有利的事翻倍去做。多爽啊!简直就像考试时带了份标准答案进考场,所以重生了如果还不能成功,那只能说明逊到家了。
穿越就比重生难度大多了,毕竟穿越还有个环境适应问题。你想啊,就算你文武全才,你穿越正好落在朱有检同学已经穿好了绳子准备在煤山那颗歪脖子树上上吊的边上,你能做什么?你当然可以说我可以先去鞑子那边玩一阵子无间道,然后再找机会反清复明。我呸,你信不信广大的大神小白们喷死你!
知道自己重生后,李小强同学几天来都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当中。
花20年时间成为世界首富,然后。。。。。。以上是点娘都市版。
花30年时间成为高官高官,然后。。。。。。以上是点娘玄幻版。
花15年成为天皇巨星,泡尽天下mm,然后。。。。。。以上是点娘娱乐版。
一个星期以来,李小强就这样快乐的纠结着。一直到新学期快开始时,才慢慢冷静下来。不管心里有多么伟大的理想,多么崇高的目标,你该去读书还是要去读书。不是吗。。。。。
李小强在心里权衡了一下,发现自己目前还是必须老老实实的来读书,和所有普普通通的孩子一样。这一点,不会因为自己是重生而来有所改变。而今天正是新学期开学的日子,和自己一起来的,就是旁边这个叫赵大宝的同龄人,自己的发小和好朋友,也是自己一生的好兄弟。
李小强和赵大宝是发小,两人从小学到高中同班11年。也是李小强的好兄弟。李小强心细如发,赵大宝大大咧咧。李小强慢条斯理,赵大宝风风火火。李小强沉默寡言,赵大宝快人快语。两人习惯和性格的差异并没有妨碍两人成为最好的朋友,在李小宝重生前,两人一直是亲如兄弟。
两人还算是世交。李小强的父亲李威和赵大宝的父亲赵铁柱也是亲如兄弟。李威和赵铁柱是高中同学,两人一块毕业一块参军,又因为邓爷爷的百万大裁军一块转业一块分到翠微县县公安局工作。两家现在还是邻居,都住在公安局宿舍大院内。两人的母亲也是同事,都是翠微中学的老师。李小强的母亲胡萍教语文,赵大宝的母亲林莉华教英语。李小强兄弟三人,哥哥李小刚,比小强大三岁,现在读初三,弟弟李小勇,小两岁,现在小学四年纪。赵大宝姐弟二人,姐姐赵芹芹和李小刚同年,和李小刚是同班同学。
赵大宝比李小强大两个月,奇怪的是从小到大赵大宝一直很听李小强的话。赵大宝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
“懒得想得那么多,头疼!小强你拿主意就是。”
当然绝对的孩子王还是李小强的哥哥李小勇。年长是一回事,关键还是李小勇一直是个好学生,那个年代的好学生没有别的,就是成绩好!无法想象学习成绩在那个年代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李小勇一直是家长的骄傲,也是其他4个孩子的偶像。比如赵芹芹,一直在小强和大宝面前张牙舞爪,可是在小刚面前,温顺得像个家猫,文静得像个淑女。
两个孩子走进校门。李小强感慨的看着周围无比熟悉的环境。曾经在这个学校待了六年。翠微中学一直是省重点中学,环境还是很不错的,翠微县虽然很穷,但这里从古至今一直文风很盛。读书人或者说文化人在这个小地方都能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李小强定定神,既来之则安之,欲望和野心可以先藏心里,回到中学时代重温一下亲情和友情也不错。
李小强的思绪慢慢散开,当他看到“翠微中学”那4个大字时,终于没有了和这个时代的隔阂感!
现在是八十年代啊!
八十年代是个什么年代?很多人说是个理想年代,迷茫年代。是个文青和愤青的年代,是个朦胧诗的年代。是“大众电影”能卖100多万本的年代。对了,还是女排年代,更重要的,是中日围棋擂台赛的聂旋风时代!
李小强知道,聂旋风刚刚在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赢了日本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二,请出了日本副帅加藤剑正。他还知道,再过两个月,聂旋风将击败日本主将藤泽秀行名誉棋圣,赢得比赛胜利。并且将不可思议的11连胜,帮助中国队赢得三届比赛的胜利。从而在华夏大地引起一股强劲的围棋热。在中国围棋的发展史上,聂旋风的作用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两人进入学校,报道,开学典礼,分座,领课本,打扫卫生。把开学第一天该做的都做完。两人准备回家。
“那个廖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比我多两分吗,比小宝你还少7分呢。”
赵大宝嘴里嘟嘟囔囔,偷看李小强一眼。大宝还在为好朋友没有被老师定为班长打抱不平。李小强微微一笑,小时候女孩子的发育期一般要比男孩早一点,加上由于两人的妈妈推崇早期教育,两人都比正常的入学年龄提早了1年半,所以两人的年龄在班上是最小的。
虽然升学考试的成绩一个第1,一个第3.再加上李小强沉默寡言。所以没有被老师选为班长。本来老师想让李小强当学习委员的,却被李小强无比坚决的拒绝。结果学习委员的帽子落在赵大宝头上。李小强呢,白丁一个,连小组长都没当。单纯的赵大宝只是有点不好意思,也有点迷惑。不知道好朋友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就说你这几天怪怪的、”
大宝还在继续唠叨,看到好朋友不说话,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两人默默的往家里走去。
“收废品咯!废报纸废书废杂志。”刚出校门,李小强就听到一声熟悉的吆喝声。李小强嘴角挂起一丝微笑。他和大宝小时候没少拿两家甚至父母两单位的废报纸废杂志去卖钱换冰棒吃。
“杨爷爷好!”
两孩子礼貌的和收废品的老头打着招呼。
“两个淘气鬼都是中学生了!以后可不能再淘气了”。
老杨头笑咪咪的回应着。老杨头推着这个年代常见的大板车,大概是今天新学期开学,所以板车推到了学校门口。
“我才不淘气呢,我现在是学习委员!”
赵大宝蹦蹦跳跳的说着。
李小强没有说话,只是笑着看着老杨头点点头。
‘杨爷爷,下个月我把我爸和我干爸那里的报纸给你拿来”
赵大宝兴冲冲的拉着李小强来到大板车前。赵大宝嘴里的干爸就是李小强的父亲李威。同样,李小强也叫赵铁柱叫干爸。
“学生要认真学习,那么礼拜天捆好,我来收就是。”
一老一少谈好“生意”,“我们要回家了,再见杨爷爷。”
“走啊,小强,你在做什么?”赵大宝拉了旁边的小伙伴一下,一下没有拉动。
赵大宝疑惑的看了小伙伴一眼,顺着李小强的眼光向大板车上看去。。。。
是的,李小强现在完全被板车上的一本破书吸引。正确的说,是被书上五个古色古香的字吸引,这五个字是:
手批十八局!
第三章手批十八局
李小强在前世的时候,下棋喜欢去一成网。因为一成网经常有很多中韩年轻职业高手出没。而泡围棋论坛,则喜欢去汤姆网的棋圣道场。那里有一帮素质和水平很高的水军。虽然李小强泡坛子也一般是只潜水不冒泡,但是不妨碍其在里面泡得津津有味。李小强认为泡在那比看点娘的小白文有意思多了。
作为一个专业性的论坛,围棋论坛有所谓旺季,淡季之分。每当有重大国际比赛,论坛就到了旺季,开赛前,是各类预测贴,加油鼓力贴。这个时候,各路技术流,预测帝,数据流,纷纷出马,从各个角度发表对比赛的预测和展望。比赛进行时,论坛就到了高峰,有一段时间特别流行“盖楼”。所谓“盖楼”,就是由某位论坛名人开一个看比赛的直播贴,比回复贴的多少,回复1个就称一层楼。基本上楼层的高低可以代表参赛棋手的人气。像古大力和李石头的比赛,轻轻松松可以突破1000层。比赛结束后又是一番热闹,赢了是极尽肉麻的赞美,输了是各类千奇百怪的讽刺。不一而足。。。。。
论坛还有很多争议性的话题,在围棋论坛,最有代表性的话题,也是最有影响,参加人数最多,也是永远也不可能有结果的争议,就是著名的古今之争。
中国古代围棋有三个高峰,就是清初的黄龙士,范西屏和施襄夏。日本古代也有三个高峰,就是前圣道策,中圣丈和,后圣秀策。所谓古今之争,就是说古代棋手和现代棋手哪边更厉害。发展到后来,又特指中国古代棋手和现代职业棋手谁厉害。本来对这类“关公战秦琼”的比法是不可能有结果的。那会李小强经常抱着打酱油的心态,看着双方论战。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李小强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但是不得不承认,随着挺古派和贬古派的你来我往,也随着李小强的水平慢慢提高。李小强的看法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前世李小强刚学棋时,正处在日本围棋如日中天的时候。(当然现在看来是最后的余晖)那时的环境是技术上全面学习日本。把日本的围棋理论奉为真理。解放初一位日本老太太能横扫中国旧式棋手深深刺激了中国人,也让当时我们认为日本围棋理论更先进。相应的,中国古棋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虽然其中有中国的一代国手陈超越,和日本一代围棋大师“昭和之棋圣”吴清源挺古。特别是吴清源明确指出“黄龙士有名人之技”。所谓“名人”,在日本棋坛,指的是日本棋坛第一人,这个第一人还不是随随便便说的第一人。要能称“名人”,必须能把第二名甩开很远,才能称“名人”。如果有两个人水平差不多,那么对不起,不好意思了,“名人”就空缺。这在日本棋坛是有先例的。吴清源大师说的名人就是这个意思。和现代每年产生一个的“名人”是两码事。虽然也有名家高手挺古,但是当时的环境,大多数人宁愿相信那是吴大师的客套之词。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韩国流出现,日本理论先进论动摇。但是动摇得不明显,那是因为韩国的一代宗师李石佛也是脱胎于日本理论。李石佛以日本理论为基,吸收很多韩国流的特长,不断创新,发展。终于形成自己的独特棋风。成为一代宗师。可以说日本围棋理论的最后一个高峰是李石佛。(这是李小强自己的理解,肯定有很多汽油不这样认为)有趣的是近代日本围棋理论,起于中国的吴清源,终于韩国的李石佛。真正的日本人,都只能在里面打酱油。到了21世纪,日本围棋理论终于真正崩塌了。
有趣的是,推翻日本围棋理论的第一个推手,居然是一个不能称为顶尖高手的年轻人。当李石佛如日中天的时候,各路高手发动轮番冲击,韩国的曹燕子,中国的马小飞,常韧圣。无论是曹燕子的柔风快枪,马小飞的妖刀,还是常韧圣的厚重。都无法动摇李石佛半分。这时,一个刺客般的青年棋手出现了。那就是韩国棋手崔毒。其年崔毒棋艺还未大成,却在韩国的两个番棋赛上连赢李石佛两次,世人震惊。崔毒刺出了第一道缝隙。很快围棋界一种全新理论出现,一种完全不同于日本围棋理论的新围棋下法出现。新理论重全局,重棋子接触,重战斗。其代表人物就是中国的古大力和韩国的李石头,有趣的是两人内功心法一样,外在表现却是两个极端。古大力如修炼九阳神功和降龙十八掌。出手刚猛有力,翻江倒海。李石头如修炼九阴真经和乾坤大挪移,动若鬼魅,阴气森森。
到李小强重生时,其实新理论还远未成形,还在完善当中。甚至还没有一个比较贴切的名称。不得不说汤姆网的棋友们很有才。有一位棋友,他是一个坚定的挺古派,他认为,进入新世纪,现代棋手下的围棋,是“全局相关联战斗”的围棋。这正好和中国古代的棋风和围棋理论一脉相承!
好吧,李小强承认,他对这个说法很感兴趣。也认为那位网友说得很有道理。后来李小强也慢慢会去研究一下古棋。
围棋又被称为“手谈”,意思是下围棋不用说话,你只要看我下的棋就可以了,我下的棋就会说话。其实这给现代人研究古棋带来很大困惑。古人留在棋盘上的棋,一手一手,现代人都有很多解读。但是现代人的解读,是古人的原意吗。古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棋呢?
静静的看着大板车上的“手批十八局”,李小强知道这本书,这是中国古三圣之一施襄夏的一本棋评。当然这本书的名气不大,比“围棋十决”,“官子谱”,“玄玄棋经”,“当湖十局”,“血泪篇”,等等古代经典名气小多了。但是李小强知道,看懂古人解说他们自己的棋,其实是一种更有效的和古人交流的办法,比光读古人的棋谱强多了。
“杨爷爷,这本书送给我吧!”
李小强一点都不会客气,他以前和大宝送废报废纸到这,都是按重量记,两分钱一斤,那时一根冰棒还要5分钱。两人抗一堆废品累个半死,也就能换两根冰棒。一本书如果按废品折价,还真不好算,大不了,下次送点废报纸给杨爷爷。果然,老杨头笑咪咪的说“拿去吧,拿去吧,虽然现在是新时代,古文还是要学的。”
赵大宝疑惑的看了看李小强,拿起书翻了翻,要说自己的好朋友是为了学古文才要这本书,那是打死他也不会相信的。
“那谢谢杨爷爷了,我们要回家了,再见!”
李小强伸手去拿“手批十八局”,一边和老杨头打着招呼,一边碰碰大宝,准备回家。。。。。
“原来这本书在这!”
这时,另一个手也搭在这本书上。
李小强回头一看,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在那一刻,他愣住了。。。。
过来的人,李小强认识,当然在原来的时空里,应该是在三年后才认识。
过来的人矮矮胖胖,留一个这个年代少见的三七分头,带一副宽框眼镜,名字叫鲁帆云。李小强还知道,鲁帆云现在是教育局副局长,一年后,是教育局长,三年后是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六年后,是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鲁帆云还有一个身份,是翠微县成立围棋协会后的第一任会长。
“小朋友会下围棋吗?”
鲁帆云拍拍那本书,笑咪咪的问道。
“会。。。。。噢不会。。。。。会,会一点”
李小强看到这个“熟悉的陌生人”,有点手足无措。赵大宝在边上看看李小强,没有说话。
‘哈哈,你的棋谁教的?老王还是老谢”。那时整个县城懂棋的很少,另两个人李小强也知道,县交通局的老王和县医院的老谢。都是县里的骨灰级玩家。
“以。。以前在部队里,我爸的部队。”
李小强随口撒了个谎。
“喜欢下围棋吗?,水平怎么样?现在都和谁下”
鲁帆云完全是一副碰到新棋友的惊喜。
“喜欢,就是自己看书,没人下”
李小强慢慢恢复正常。
“这书上的古文看得懂吗?”
鲁帆云扬杨手上的书。
“我干妈是中学的胡老师!”
这回是赵大宝接腔。做为中学的骨干教师,李小强的妈妈在小县城还是小有名气。
“噢,是李政委家的小孩,你的棋在闽南学的?”
李小强的父亲是县公安局的副政委,以前的部队在闽南。没想到鲁帆云都知道。
‘是。。。。是的”
李小强只能继续把谎圆下去。
“哈哈,喜欢下棋以后来找叔叔下棋,叔叔教你!‘
鲁帆云爽朗的笑着。
“好,好的,我们要回家了,叔叔再见。”
李小强挤出一个很奇怪的表情,和鲁帆云告别。实话实说鲁帆云的水平不错,标准业2,在当时的翠微县是当仁不让的前三。不说县里,在虔城市也是数的着的好手。
以前李小强因为还是学生,很少和县里的其他人下,一般都是自己琢磨或和哥哥李小刚下。在中学时代自己什么水平完全没有概念。一直到了高二暑假,才第一次参加县里的比赛,当时是一出江湖天下惊,第一次参赛就以8胜1负成绩拿了全县第2.那时县里棋友才知道还有这么一位年轻高手。不过那个时候,鲁帆云已经不算是县里第一集团了。不过在现在,鲁帆云绝对有资格说教人下棋。
就这样一路胡思乱想,两人回到了家。
第四章天龙图
“好啊,两个小鬼,这么晚才回来,小胖小黑,老实交代,跑哪里疯去了,哼!开学第一天就敢不老实,你们以为中学还是以前小学啊,你们看看你们的书包,有多少书!......"
刚进大院门口,就看到赵芹芹插着腰,站在自家门口,对这两人一顿狂喷。李小强小时候有点胖,小名小胖,赵大宝皮肤黑,小名小黑。赵大宝吓得面如土色,低着头想躲过去。
看到两人不说话,赵芹芹更加得意。“还敢躲,说,去干什么了,老实交代。”
赵大宝脑子有点乱,今天发生的事他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大宝从小就怕这个姐姐,只好可怜巴巴的看着李小强。
李小强装模作样扭了扭头,突然对着外面的空气喊了一声。
“大胖。。。。。。”
眼神偷偷看向赵芹芹。。。
果然一听“大胖”,赵芹芹插腰的手很快放下来。李小强心里暗笑。大胖是哥哥李小刚的小名。李小强心说我还治不了你。
“小胖你喊大。。。喊你哥做什么?”
现在轮到赵芹芹有点发慌!
"芹芹姐你的字典在吗?”
李小强开始满嘴跑火车。“我查个字”
“什么字还用查字典,问我”
“你肯定不知道,我哥都不知道”
“哦?。。。。在桌上”
一说大胖都不知道,赵芹芹没有了底气。
李小强装模作样去拿字典,“三点水边上一个叔子,什么字呢。”
李小强自言自语。
“淑,淑女的淑!”赵芹芹声音突然提高了半个调,有一种压倒了大胖的惊喜。
李小强回过身,严肃的说“你确定?”
“当然确定,你笨死了,还有你。。。。大胖也笨死了,这么简单的字都不知道”
这一刻,赵芹芹骄傲得像一个刚下蛋的小母鸡。
李小强装模作样的捎捎头,“可大胖说。。。。他说。。。。。。”
“他怎么说?”赵芹芹兴奋的继续追问。
"他说。。”李小强学着哥哥的口音和语气
"笨蛋,你一两年都看不到的东西忘记了很正常嘛,没概念的东西不会写很正常嘛。”
。。。。。。。
不敢看赵芹芹红一阵白一阵的脸,李小强几乎是一路小跑回到了自己家,回到自己房间。生怕自己笑场。
“大胖啊大胖,我能帮你的就这么多了”
不过估计作用不会很大,赵芹芹会一如既往的强悍。
前世李小强开始读大学后,哥哥李小刚也在申城某重点大学读大三,而赵芹芹更彪悍,在京城公安大学读书。李小强记得自己是大一开始改口叫赵芹芹叫大嫂的。自己叫声大嫂多多少少总有点好处。赵大宝就比较悲催,改口叫大胖姐夫,多多少少一定会吃点暗亏。两家的家长倒是乐见其成,可是其中两人还是出了一点问题。原因就是赵芹芹不知道怎么回事,到了高三突然基因突变般的疯涨个,很快突破了1米83.其实李小强三兄弟的个头都不矮,李小强有近1米80.李小刚也号称自己的身高是1米75.不过据小弟李小勇的考证得出结论:“大胖最多根号3”。考虑到李小勇在5个人中是学历最高的那个,这个结论还是很可信的。
因为这个大胖毕业后坚决要和赵芹芹分手,可惜他碰到的是彪悍的赵芹芹,天天穿身公安制服守下大胖身边。到了千禧年的时候,大胖终于认命。那年赵芹芹也真正成了李小强的大嫂。
吃完晚饭李小强回到自己的房间,家里房子有点破旧,布局也不合理,不过有一个好处,就是面积够大,这是小地方的好处之一。一个房间足有40平米,用几块木板一格,让几兄弟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李小强把“手批十八局”随意放在床头。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处理。
李小强小心翼翼的钻到床下,在一个大纸箱里包出一摞A3复写纸。是的这是李小强重生后从前世带过来的东西。考虑到重生这样灵异的事都能发生,顺带有点副产品也没有什么好奇怪。
近1000页超越这时代的东西让李小强有点头疼,其中300页是前世李小强准备修改的投标文件,用2013年最先进设计软件做出来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当然算超时代的东西。李小强有心把他废了,内心又有点舍不得。听天由命吧,李小强在心里默默的说。李小强用废报纸小心翼翼的把投标文件包好,重新放回纸箱。
李小强看着剩下的一堆纸发呆,剩下的共680张,全部是围棋死活题,每张32个图,也就是差不多两万道围棋死活题。李小强当然知道他们的价值,手上的东西,就是号称围棋最高秘籍,围棋界的“葵花宝典”!号称若能通关,必达职业九段。
围棋的本质是什么?围棋的什么技术最重要?千百年来,有无数的答案。后来有一位近百岁高龄的围棋泰斗,围棋大师吴清源说"围棋的本质就是死活和官子”,这话对吗?好像不对,死活和官子?那布局呢,判断呢,中盘呢?这话错吗,好像没错,返璞归真,直指本心。道尽了现代围棋的残酷性。最起码,现代围棋职业棋手的培养,就是从这方面入手的。
手上的这些死活题,最初是在韩国围棋道场内部流通的,流传到中国,有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天龙图”。为什么叫天龙图呢,金庸老先生的天龙八部不是有个虚竹解“玲珑棋局”的桥段吗,问题是天龙八部里只有一题啊!李小强知道,手上的两万道题,都是有资格和“玲珑棋局”相媲美的啊
围棋死活题有很多种,有很多死活题创作大家,名家,但是有很多死活题都注重围棋的趣味性。注意培养普通人对围棋的兴趣。唯有天龙图,抛开了一切温情脉脉的东西,一切从实战出发,讲究的就是一击必杀。
看着厚厚一摞“天龙图”,看着那本“手批十八局”。
李小强在心里问自己,是谁让我重生一次?是围棋上帝吗?
李小强又想想和自己同龄的李石佛,在心里默默的问道:
“李石佛,是围棋上帝怕你太寂寞吗?”
是吗?
是吗!..........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